撰文:卓燕翎
訪問周杰﹐你會不禁一直與他保持眼神交流。他深情的眼神﹐富有磁性的聲音﹐不難引起人們的注意。整個訪問過程﹐他認真回答每一道問題﹐給人的感覺很直。。。
周杰﹐一個本地觀眾還不熟悉的名字﹐但是相信隨著電視劇 <還株格格> 和電影 <緣份的世紀> 的推出﹐你將逐漸熟悉這位被指為“未紅先驕”的中國演員。
“這是我第一次來新加坡﹐是為了宣傳電影<緣份的世紀﹐只逗留三天。我想我對新加坡的印象和別人差不多吧﹗第一個感覺﹐新加坡像個大公園、很大的公園、很綠﹐很干淨。”
“還好﹐很多人聽得懂華語﹐華人比較多﹐所以感覺與中國沒什麼不同﹐溝通上沒有問題。”
問他是否習慣本地的一切﹐他微笑說﹕“還好啦。可惜還沒時間去逛﹐真想嘗嘗新加坡的美食。”告訴他﹐可以嘗試馬來和印度同胞的食物﹐比如“沙爹”。
他充滿好奇問﹕“什麼來的﹖好吃嗎﹖在哪裡吃得到﹖”答覆他後﹐他好興奮、好堅持地提醒自己。“我今晚就去吃﹐要記得、一定要記得﹗”
就這樣﹐“沙爹”讓記者初步認識了周杰﹐開始感覺到他對事物的執著。。。
問答之間﹐不要以為周杰只有回答問題的份﹐記者也回答了不少他發出的問題。他時不時都會反問記者不少問題﹐有關“沙爹”的種種問題只是一個開始。周杰是一個很會發問的受訪者﹐若稍不留神﹐記者很容易就變成受訪的對象。
告訴他<還株格格>即將在新加坡播出﹐他立刻發問一連串的問題﹕“什麼時候播﹖新視的收視率高嗎﹖會播粵語版﹐還是華語版﹖一星期播幾次﹖”
好不容易回答了他所有的問題﹐他難掩心中的喜悅﹐“好﹐好﹐好﹗播華語版才好看﹗配了粵語就不怎麼好看了。”不過﹐他還是表露絲絲遺憾﹐“一星期才播兩集臺慢了﹗要天天播才好看嘛﹗”
香港傳媒曾報導周杰未紅先驕﹐拒絕與<真命小和尚>的曹駿和照等。可是﹐訪問過程﹐周杰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很難在藝人身上找到的真。
也許﹐就因為這種真﹐讓許多傳媒認為他自大、驕傲。剛開始﹐記者也被他的直率嚇壞了﹐心想﹕“這個人怎麼這樣講話的﹖”後來發現﹐他就是這樣講話的﹐他沒有惡意﹐他就是這樣的。。。
<還>劇裡的爾康與紫薇的愛情悲壯感人﹐談起生活中的愛情生活﹐周杰卻說﹕“我沒資格談戀愛啊﹗”他的這番話﹐讓人錯愣不已。
他停頓了一陣子﹐然後皺起眉頭。“怎麼講。。。。﹐戲一拍就是幾個月﹐一走就是半年﹐見不到了。我很想好好的談一場戀愛休息一下﹐但是情況實在不允許啊﹗也許﹐這就是演員的損失吧﹗”
“不過﹐我能從演戲中得到快樂。我演譯別人的感情﹐去充實自己的感情。我在別人的故事裡﹐流著自己的眼淚。。。”
“很多人誤解演戲是假的﹐我認為演戲是真的啊﹗列如﹐不能說爾康和紫薇的感情時假的。如果是假的﹐就不會感人了。”
周杰稍微提高了聲量﹐“我和林心如是全情投入爾康和紫薇的感情。我們在那個時候﹐就是回到他們的時代﹐我們就是他們。感情不可能有假的﹐如果演員沒有真感情﹐他肯定演不好。”
”很多人問我﹐我和林心如是不是來真的。我要強調的是﹐我們當時是投入劇中人物的感情。演員只能演戲體驗沒有體驗過的生活﹐可是不能活在裡面呀﹐因為我們是活在現實生活中。”
1997 年的<還珠格格>第一部和去年的<還>劇第二部風靡了中國﹐台灣及香港兩岸三地。周杰、蘇有朋、趙薇和林心如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。周杰因此在台灣、香港、北京甚至美國﹐都有了影迷會。
“瓊瑤說她是憑知覺選了我。我想也是緣份吧﹗當年﹐除了<還>劇﹐我還有其它三部戲可以選。我是信佛的﹐所以我丟了四次硬幣決定我是否該接拍<還>劇。四次的結果都是要我選<還>。現在﹐證明握的選擇是正確的。”
1989 年踏入演藝圈、93 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﹐至今演出了20到30部電視劇和四部電影。除了這些基本資料﹐周杰還希望本地觀眾認識一個什麼樣的他呢﹖
“周杰是普通但不平凡的人﹐他經歷很多坎坷和曲折﹐可是依然堅強的活著﹐用自己最直率的個性、最真誠的一面去面對世界上每一個人、每一件事﹐希望能夠感染快樂﹐活得快樂。”他這麼形容自己。
當記者問起最後一道問題﹐周杰的年齡時﹐他笑說﹕“這是演員的秘密啊﹗你別問這個﹐別破壞這個規矩嘛﹗”